主持人大赛的最终名次更多是依照专业评审的意见,和节目观众的审美方向没有太大关系,这是前言,也是本文产生的原因之一。
2019年,央视主持人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空档,在这种契机之下,央视进行了主持人大赛的制作,既增加了主持人的选择方向,也让这档节目的热度帮助央视提高了相应的存在感。
报名参加主持人大赛的选手有很多,但能够正式参与到电视播出环节比赛的选手只有60位,而最终能够登上总决赛舞台的选手只剩下12位,不可否认从比赛成就来看,这些选手就是主持人大赛的佼佼者,至少在专业评审眼中如此。
为何会这么说呢?是因为不少专业评审的打分让观众无法信服,这也就导致在总决赛的舞台上,出现了不少观众不认可的选手。
正如比赛期间所说,比赛成绩只能算是这些选手的起点或者说“点缀”,最终能否帮助自身事业得到发展,还需要看后续进入行业内能否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肯定。
以张舒越来讲,她无疑是最被专业评审看好的选手,甚至说她是被央视看好的年轻主持人,然而越大的舞台越体现出张舒越能力上的不足,这种反差也让观众对其水平产生质疑,尽管登上过不少万众瞩目的舞台,但张舒越在市场上的口碑并不理想。
对于主持人来讲,得不到观众认可就是一种“失败”,张舒越也在指责声中逐渐离开那些备受关注的舞台。
其实对于张舒越来讲,与其在大舞台遭受观众的质疑与嘲讽,倒不如沉淀下来提升自己的主持水平,等到拥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在舞台之上也会更加有底气。
和张舒越相同遭遇的选手还有李莎旻子以及小米,三人都是观众认为实力不足以站在总决赛舞台的选手。
同时遭到观众的质疑,三人的事业发展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
离开主持人大赛舞台之后,李莎旻子尝试了更多身份以及工作发展方向,以歌手身份重新出道的李莎旻子不断消耗着观众对她的耐心,也让观众对她参加比赛的初衷产生更大的质疑。
和李莎旻子不同,小米倒是在比赛结束之后参与过央视综艺节目的录制,然而仅仅只是参与,对于主持人来讲,如果没有一档可以持续主持的节目,事业发展也将很难得到保障。
由此来看,三人的事业发展似乎和她们比赛时的成绩出现了反方向的发展,尽管三人被专业评审看好登上总决赛舞台,但现实却告诉她们观众似乎并不认可她们的工作。
专业评审看好的人观众并不看好,从张舒越三人身上出现的该观点让观众难免产生疑问:专业评审真的足够专业吗?
当然或许专业评审和观众对于选手的判断标准并不同,专业评审更加看重选手未来的发展空间,而观众则更加在意选手当下的表现。
然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年轻主持人想要真正得到尊重与认可,得到市场的肯定一直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得到市场肯定,这些主持人才会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