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朗诵爱好者:做自己,才是最高级的表达

联盟官网运营专员 |

很多朋友在朗诵作品的时候,喜欢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喜欢去揣摩诗人当时的情感和状态,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任何事情不能过分解读,过分意想,因为我们都不是诗人自己,这就有了自己认为再准确的解读,依然是揣测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之间也不可能是同一种思想,同一个思路和同一个认知,只有在相对的情况里,才有可能大同,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境遇不尽相同。

不管在生命年龄的哪个阶段,就应该呈现那个阶段的认识和理解,心情和情感,继而通过有声语言的创造与传递把他表达出来,这就是最好的诵读。这也是一个真正热爱朗诵朗读的人,该有的心态。

有的声音是因为学识见识的高深,赋予了文字深刻的内涵。有的声音是,仅仅只是说话就能吸引人,这是声音本身的内质,所谓天养的好嗓子。有的声音因为长久的练功和习惯,内心想表达的东西通过语音就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的不够令自己满意。

很多诗歌作品是朦胧和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每个声音个体,因为经历、阅历、学识、积累、认知层面的理解赋予她不同的意义和生命力,这就是有声艺术作品的二度创造(创作)。

朗诵、朗读表达准确(基调)是第一。情感真挚是(拿腔拿调要不得)其二。然后才是声音的语流、语感、节奏的控制跟技巧的合理运用。在有声语言艺术修行的路上,再厉害的人物都会被另一个人物取代。

但是情感不会,这是属于每个人最独一无二的存在。情之所致,心之所向。朴实而真挚的情感最是动人!情感是灵魂,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巧。

我们的一点建议:

就像郑愁予的《错误》不是爱情诗,只是表象,而是很多记忆和情绪让他生发诗情,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不是爱情诗,是她写给大自然的情诗,是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她在替它发声。

席慕蓉对此,在2007年12月22日在福建参加“海峡诗会”做过的一个采访中给过回答。她说:“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由此,我们想说,读出理解,读出思考,读出内心,读出生活,读出感动,继而与听者共情、共鸣、共振,就是最好的表达。不能表面有声有色,内里干瘪虚空,应该追求两者兼具。